企業要聞
-
3月24日,國家稅務總局河北省稅務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葉曉菊,唐山市稅務局黨委書記、局長岳廣建等一行領導蒞臨中冶新能源,就中冶新能源建設情況、研發項目情況、研發費用加計扣除政策享受情況以及稅務助企系列事宜進行座談調研。 座談會現場 座談會上,中冶新能源黨委委員、總會計師李智首先對于各級稅務局一直以來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貼心到位的稅務服務表示衷心的感謝。其次簡要介紹了中冶新能源的基本情況、研發項目情況以及稅收優惠政策享受情況,著重介紹了公司的重大研發項目以及2021年、2022年享受稅收優惠政策的優異成果。最后表示中冶新能源將持續砥礪奮進,加強科技創新,密切稅企交流,在稅務局暖心服務中“應享盡享”稅收優惠政策,將“稅企合作”的成果落實到生產經營中,攜手助力新興產業發展越來越好。 河北省稅務局黨委委員、副局長葉曉菊對中冶新能源的穩步發展、未來戰略方向以及在科技創新方面的眼界和思路表示充分肯定,并指出中冶新能源發展前景欣欣向榮、新興產業發展態勢良好...
-
3月9日上午,中冶新能源召開2023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暨警示教育大會,深入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和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精神,認真落實國務院國資委、中國五礦、中冶集團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要求,總結2022年度工作,安排部署2023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重點任務。 會上,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宗紹興傳達了中國五礦、中冶集團2023年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會議暨警示教育大會精神,并作題為《堅持不懈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為實現“新興產業領跑者”目標提供堅強保障》的講話。宗紹興指出,2023年是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也是實施“十四五”規劃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我們要深入學習貫徹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精神,深刻領會國資委、中國五礦和中冶集團的會議要求,充分認識“兩個確立”的決定性意義,自覺擔負“兩個維護”的重大政治責任,自覺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上級關于全面從嚴治黨的新部...
-
2023年1月11日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在合肥總部召開第12屆供應商大會暨2023戰略發布會。中冶瑞木新能源公司受邀與數百家供應商共同參加大會,我司榮獲“2022年度卓越供應獎”。 國軒高科是國際知名的汽車電池生產商,電池出貨量位居全球第8位,國內第4位,在合肥廬江投資建設三元正極材料工廠產能達到4萬噸/年,在合肥、南京、青島、唐山、南通、柳州等多地投資建設電池廠總產能達到100GWh。國軒高科表示雙方一直以來緊密配合、真誠合作,感謝中冶新能源的支持,同時認可我公司在供應保障、產品開發、科技合作等方面與國軒高科的合作。 我公司表示:2022年中冶新能源與國軒高科在三元前驅體產品合作量再創新高,陸續共同開發多款型號產品,并進入準量產階段,合作范圍和深度不斷加強,共同努力逐漸結出豐碩成果。新的一年,是中冶新能源整裝再出發的嶄新一年,我們將在成本控制、質量保證、產品開發等方面鼓足干勁、全力以赴,為國軒高科提供更具競爭力的產品和服務,努力實現更加矚目的合作成果,共...
-
2022年12月30日,河北省工信廳發布《關于公布第四批河北省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名單的通知》,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三元前驅體(新產品)獲批第四批河北省制造業單項冠軍。 自公司2019年正式投產以來,前驅體產品陸續通過3C、小動力、動力等行業的下游客戶驗證,產銷量穩步提升,產品已覆蓋國內下游主流正極材料生產企業,已累計研發三元前驅體產品38款,覆蓋5系、6系、7系、8系、9系類單晶和多晶產品及富鋰錳基、鈉離子電池前驅體等新產品,其中量產19款,實現了高、中、低鎳前驅體產品全覆蓋式量產,經中冶集團組織專家評審鑒定,公司“單晶型Ni65高鎳三元前驅體制備及產業化技術研究”科技成果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2022年公司三元前驅體銷售量3.32萬噸,實現營業收入31.8億元,占公司營業收入的69.6%,是公司的主打產品,出貨量連續兩年位居國內第六位,其中當前國內主流動力型中鎳高電壓前驅體出貨量位居國內前茅,按單車用中鎳高電壓前驅體108公斤計算,可裝配30萬輛新能源汽車...
-
2022年度,中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認真貫徹落實極限制造理念,全年達產率再創歷史新高,原料需求量隨之增長,按照“以銷定產、以產定采”的指導思想,2022年度進口額52752萬美元,較2021年增長53.46%,榮獲“2022年度河北省外貿百強企業”稱號。 根據機構預測,2022年全球原生鎳供應量304萬噸、消費量289萬噸,全球不銹鋼領域消費占比65%,電池領域消費占比14%;2022年中國鎳消費約占全球總消費量的56%,其中不銹鋼消費占比高達68%,電池用鎳占比21%。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爆發式增長,三元電池用鎳量保持高速增長。2022年全球鈷供應量19.4萬噸、消費量約17.4萬噸,中國進口鈷金屬量約10萬噸,其中MHP帶入的鈷進口量約1.48萬噸,電池用鈷占比68.8%。 鎳鈷原料是支撐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戰略性礦物,也是中國稀缺且對外依存度極高的礦物,中冶新能源依托巴新瑞木紅土鎳礦的資源優勢,在通過內部業務協同保證原料穩定供應...
-
2022年12月,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榮獲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頒布的“2022年度中國鋰電正極材料優質企業”“2022年度中國鎳鹽優質企業”“2022年度中國新能源優質采標單位”三項榮譽。 上海鋼聯電子商務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4月30日,是集鋼鐵資訊、電子商務、網絡技術服務為一體的全國性大型綜合IT服務企業,提供專業的鋼鐵資訊交互平臺、一站式鋼鐵電子商務服務。旗下“我的鋼鐵網”是著力于大宗商品資訊及咨詢研究、電子商務服務的全球最大門戶網站,涵蓋礦產、鋼鐵、有色、能源、農產品等大宗商品,擁有國際、國內注冊會員30多萬家,已打造成為大宗商品行業內公正、公平的第三方平臺,每日發布全國各地的市場價格已經成為行業的標準。 本次授牌,標志著中冶新能源在鋰電材料行業影響力進一步提升,也是企業產品得到行業上下游客戶一致認可的具體體現。未來,中冶新能源將會繼續以市場和客戶需求為導向,不斷提...
-
1月8日,中冶新能源召開2023年度工作會議,認真落實中國五礦、中冶集團工作要求,總結2022年工作,部署2023年乃至更長一段時期重點任務。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宗紹興作年度工作報告并發表重要講話;黨委委員、總會計師李智主持會議,傳達中國五礦、中冶集團2023年度工作會議精神;副董事長安棟梁等宣讀了2022年度公司表彰決定。 宗紹興講話 這次會議是公司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在實現高質量發展,向著“新興產業領跑者”的光榮與夢想再出發、再奮進的關鍵節點上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會上,宗紹興作了題為《穩中求進、勇毅前行,奮力開啟中冶新能源高質量發展新征程》的講話。 宗紹興指出,2022年,在中國五礦、中冶集團的正確領導下,公司全體員工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十九屆歷次全會和黨的二十大會議精神,積極培育戰略科技力量,科研成效顯著,大力推動“極限制造”理念,達產率再創新高,積極拓展市場,圓滿完成“242”工作目...
-
1月7日,由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團委、工會聯合舉辦的“慶元旦·迎新年”文體嘉年華活動歷經32天的精彩角逐,圓滿落下帷幕。 本次活動共分為“羽”展天下 ,“球”造英豪羽毛球比賽,“乒”出精彩,“創”贏未來乒乓球比賽和“棋“心協力,勇“弈”前行棋類大賽,旨在豐富年輕員工的業余文化生活,鼓勵廣大年輕員工融入集體,找到共同愛好,分享運動收獲,切實“改變宅生活,激發運動力”,讓大家在活動中放松自我,強身健體,展示青春活力。 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宗紹興,黨委委員、總會計師李智,總經理助理、工會負責人李朝暉出席閉幕式。宗紹興在閉幕式上進行致辭,他表示,青春孕育無限希望,青年創造美好明天。作為新時代中冶青年,加強體育鍛煉,積極參與文體活動,有助于大家養成樂觀向上、心胸開闊、沉著穩重的心理素質,從...
-
近日,河北省工信廳發布《關于公布2022年第二批河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及復核通過等企業名單的通知》,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獲批2022年第二批河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中冶新能源是國內首家以氫氧化鎳鈷為原料定制化設計并投資建設的新材料企業,專注于“鎳”資源產業化、規?;瘧?,已累計研發近40款前驅體產品,量產19款產品,前驅體出貨量連續兩年位居國內第6位,其中動力型中鎳高電壓前驅體出貨量位居國內前茅,擁有I類發明專利8項,其中Ⅰ類高價值知識產權3項,Ⅱ類知識產權4項,經專家評審鑒定,“單晶型Ni65高鎳三元前驅體制備及產業化技術研究”“紅土鎳礦冶煉副產物無害化處理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兩項科技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電池級硫酸鎳出貨量連續兩年位居國內前3位,電鍍級硫酸鎳開始批量試銷,成為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鎳產品供應商。中冶新能源根據氫氧化鎳鈷成分,全面回收鈉、鎂、銅、鋅等副產品,其中元明粉、硫酸鎂產量位居行業前茅,...
-
2023年1月4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能源委員會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礦業大學(北京)博士生導師彭蘇萍教授赴中冶新能源參觀調研。 彭蘇萍院士一行先后參觀了中冶新能源中央控制室及各主要生產車間,中冶新能源黨委書記、董事長宗紹興詳細介紹了中冶新能源鈧原料來源、歷時十余載開展紅土鎳礦提鈧技術持續研發、未來鈧系材料產業發展規劃等情況,并對氧化鈧在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及固體氧化物電解制氫領域的應用進行了重點介紹。彭蘇萍院士對中冶新能源鈧系材料的研發能力及產業化轉化成果表示贊賞,對中冶新能源氧化鈧大批量、低成本穩定供應能力表示肯定。彭蘇萍院士表示,我國是最大的能源生產和消費國,推動經濟增長模式的綠色低碳轉型不會一蹴而就,我國能源稟賦等現狀的特殊性決定無可借鑒先例,必須依靠科技進步,走出具有中國特色的綠色低碳化發展道路。未來十到二十年將是我國氫能源與燃料電池產業發展的重要機遇期,需緊密聯系我國能源發展實際,通過科技創新破解發展難題,助力實現氫能源和燃料電池推廣應用。 彭蘇萍院士作為首席科學家,承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