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創新
-
近日,河北省工信廳發布《關于公布2022年第二批河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及復核通過等企業名單的通知》,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獲批2022年第二批河北省專精特新中小企業。 中冶新能源是國內首家以氫氧化鎳鈷為原料定制化設計并投資建設的新材料企業,專注于“鎳”資源產業化、規?;瘧?,已累計研發近40款前驅體產品,量產19款產品,前驅體出貨量連續兩年位居國內第6位,其中動力型中鎳高電壓前驅體出貨量位居國內前茅,擁有I類發明專利8項,其中Ⅰ類高價值知識產權3項,Ⅱ類知識產權4項,經專家評審鑒定,“單晶型Ni65高鎳三元前驅體制備及產業化技術研究”“紅土鎳礦冶煉副產物無害化處理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兩項科技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電池級硫酸鎳出貨量連續兩年位居國內前3位,電鍍級硫酸鎳開始批量試銷,成為國內具有重要影響力的鎳產品供應商。中冶新能源根據氫氧化鎳鈷成分,全面回收鈉、鎂、銅、鋅等副產品,其中元明粉、硫酸鎂產量位居行業前茅,...
-
近日,唐山市科技局公布了2022年第二批次農業、社會發展領域重點研發項目公示名單,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鋰離子電池三元正極前驅體副產物分離提純關鍵技術及應用》項目獲批立項。 該項目主要創新點,一是通過鋰離子電池三元正極前驅體副產物固廢溯源解析,揭示多組元素定向遷移演變規律,明確固廢資源價值屬性,構建固廢資源化利用理論與方法。二是創新開發鐵鋁中間渣優溶浸出與高效萃取提鈧,實現鎳鈷鈧清潔提取及無害化處置。三是通過鐵鋁中間渣優溶浸出-鈧高效富集等多方面關鍵技術創新集成,建成噸級鈧分離提取擴大試驗線。 針對以MHP為原料生產鋰離子電池三元正極前驅體制備行業面臨的大量副產渣的問題,本項目研發的關鍵技術可望每年循環回收利用鎳鈷錳數百噸,有效提高有價金屬回收率;實現副產渣中鈧的高效回收,提升產品附加值。...
-
近日,中冶新能源制定并發布了《含鎳固體料》《含銅固體料》《粗制氫氧化鋅》和《工業副產石膏》四項企業標準。這四項標準的制定,明確了公司副產品質量管理目標,為副產品質量評定提供了技術依據,對副產品的有效利用和提高產品質量起到了促進作用。 根據《標準化法》,企業可以根據需要自行制定企業標準,或者與其他企業聯合制定企業標準;企業執行自行制定的企業標準的,應當公開產品、服務的功能指標和產品的性能指標。 中冶新能源含鎳固體料等副產品具有資源屬性和市場需求,制定產品標準有利于此類副產品得到有效的管理和資源化利用,是促進循環經濟發展,提高工業副產品綜合利用水平的實際體現,也是各行業補充國家或行業標準空白的通用方法。 中冶新能源嚴格按照《標準化法》《標準化工作導則》等要求,根據市場需求和副產品關鍵含量指標制定了四項副產品的企業標準,并按照《貫徹實施行動計劃(2015-2016年)》中的要求,在“企業標準信息公共服務平臺”上進行了公示,對副產品的功能指標和產品的性能指標進行了公開,后...
-
近日,中冶新能源承擔的曹妃甸區科技項目“高鎳低鈷/無鈷中高端三元前驅體小試線建設及關鍵技術研究”順利通過驗收。 本項目以三元前驅體小試線的搭建以及中高端高鎳低鈷/無鈷前驅體產品的研發與產業化為目標,針對新能源汽車用三元前驅體技術創新需求劇增、新產品新工藝導入生產線的質量控制等關鍵問題進行研究。 兩年執行期內,完成了百公斤量級三元前驅體小試線研發平臺的搭建,試驗線覆蓋了生產線上可執行的全部技術路線,包括三級連續法、二級連續法、一級連續法、半間歇法和間歇法,累計研發2款前驅體小試產品。該平臺可作為產學研結合的重要媒介,實現從高校及科研院所實驗室級別的探索性試驗,過渡到小試及中試級別的縱向梯度合作研究,為研發新產品提供校企合作的平穩對接平臺。 以小試線為依托,開展了高鎳低鈷三元前驅體新產品開發及產業化研究。突破了間歇法制備高鎳低鈷單晶型三元前驅體技術、雙釜晶種串釜工藝制備高鎳低鈷多晶型三元前驅體技術、雜質控制技術,申請發明專利1件。完成2款高鎳前驅體的設計開發,NCM8...
-
2022年7月12日,中冶新能源第一款超高鎳9系前驅體研制成功,標志著中冶新能源前驅體合成控制關鍵技術進入行業領先水平,開啟9系時代的全新篇章。 自2015年以來,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連續七年位居全球第一,成為世界新能源汽車第一大國,2022年上半年市場滲透率已經超出20%,新能源汽車行業迎來了市場驅動的新周期、大發展時代。在動力電池領域,三元鋰離子電池以其容量高、循環性好、穩定性高的的優勢逐漸成為行業發展熱點,通過提升電池材料鎳含量既可以提升能量密度,又可以降低生產成本,高鎳化已成為行業公認的發展趨勢。在此大背景下,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準確把握市場方向,積極謀劃高鎳、超高鎳三元前驅體材料的市場布局。 2022年,在中冶新能源組織的“喜迎二十大,崗位建新功”系列活動中,成品車間技術團隊以“揭榜掛帥”的方式,積極申報了“超高鎳三元前驅體研發”項目,旨在開發一系列超高鎳前驅體新產品(鎳含量≥90%),助力公司前...
-
近日,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與北京衛星制造廠有限公司聯合申報的河北省重點研發計劃“軍民科技協同專項”——“航天器用高性能鋁鈧合金增材制造關鍵技術”項目獲得河北省科技廳立項。 為推進航天器增材制造關鍵技術的應用,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于2020年6月份自主立項與北京衛星制造廠有限公司聯合開展百公斤級“鋁鈧合金3D打印粉末小試項目”研發工作,于2021年8月完成了增材制造實驗,提交研發成果,小試樣性能測試結果為“合格”,可替代同類進口產品。本項目獲批立項后,雙方將繼續開展深度研發合作,系統性開展熔鹽電解法制備鋁鈧中間合金技術、超微鋁鈧合金粉末制備技術、高強鋁鈧合金3D打印工藝、材料性能檢測及綜合評價等研發工作,形成航天器用高性能鋁鈧合金典型構件的定型生產技術。 鋁鈧合金是第四代航空航天輕質高強高韌結構材料,是近20年來國際新興材料的熱點研究領域。鈧在國防軍工、5G芯...
-
5月10日,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冶新能源”)組織召開五礦科技專項低氧低碳高性能鋁鈧合金及鈧金屬材料制備研究項目進展交流會。項目承擔單位為中冶新能源;參與單位有中國航發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以及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 公司副總工程師、項目負責人蘇華參加并主持此次會議。各單位研究任務負責人及項目骨干人員共13人參加視頻會議并匯報工作進展。 鋁鈧合金性能優異,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船舶工業。但在應用程度上,我國與俄羅斯、歐美還存在一定差距,僅研發了5A70、5B70以及含鈧鋁合金應用于衛星,究其原因還是金屬鈧的純度達不到應用要求。高純金屬鈧是高純鋁鈧合金靶材、金屬鈧靶材、鈧鈉燈、激光材料等關鍵原材料,目前的產品純度僅為2N5級。其中低氧低碳高純鋁鈧合金靶材是制備5G通訊領域用高性能AlScN薄膜的關鍵材料,同樣也與歐美、日本存在較大差距。開展低氧低碳高性能鋁鈧合金及高純鈧金屬材料的制備研究已迫在眉睫。 會上,各單位對項目進展工...
-
2021年,中國五礦集團組織開展了“當好主人翁、建工新時代”首屆“五小”創新評選活動。本次評選活動堅持以職工為中心,尊重職工首創精神,讓職工當主角,動員職工群眾積極參與,夯實活動群眾基礎,鼓勵引導職工群眾在冶金工程、基本建設、金屬材料、礦產開發方面開展小發明、小創造、小革新、小設計、小建議。經各公司擇優申報,五礦集團集中評審,成品車間“前驅體洗滌、陳化工藝創新”獲評集團公司首屆“五小”創新成果。 成品車間“前驅體洗滌、陳化工藝創新”創新達到集團公司關于“提高產品質量、優化生產、提高勞動生產率”“降低消耗、減少污染、節約能源資源”的標準要求。本次創新在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節能減排方面均取得顯著成效。經濟效益方面,一是極大提高了產品直收率,由原來88%左右提高到94.5%,節約了返溶成本;二是提高了陳化處理能力,單條產線陳化處...
-
為大力弘揚勞模精神、勞動精神和工匠精神,進一步營造勞動光榮的社會風尚和精益求精的敬業風氣,激勵廣大勞模和工匠人才充分發揮示范帶頭作用,提升職工的創新意識和創新水平,自2021年3月起,曹妃甸區總工會組織了第二屆“十佳工匠”評選,擬選曹妃甸區職工(工匠)創新工作室6家,職工(勞模)創新工作室2家,經申報、初篩、評審、公示,在7月2日召開的頒獎儀式上,中冶瑞木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冶新能源”)馬俊利榮獲曹妃甸第二屆“十佳工匠”榮譽稱號、蘇華團隊獲頒“高鎳三元電池材料”創新工作室、田廣濤團隊獲頒“能工巧匠”創新工作室。 中冶新能源自2018年12月投產以來,高度重視技術骨干在生產中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職工的智慧,搭建平臺、提供舞臺,組織開展技能比武,激發職工創新活力,取得積極成果,“金屬離心泵密封型式改造”獲得五礦集團職工崗位創新成果獎;在唐...